人生需要“无球跑动”
在足球、篮球中,有一种战术叫“无球跑动”,不持球的球员不停地跑动,看似没用,却往往能达到“创造进攻空间”的目的。在我看来,大学生种花种菜也是一种“无球跑动”,在提高动手实践技能、满足兴趣爱好的同时,也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注入了爱与责任,这本身就意味着成长。
喜欢“鼓捣”科学发明的爱迪生、“兴趣广泛”的达尔文、视爱情为“最好的老师”的爱因斯坦……回首人类历史的灿烂星空,正是因为有那么多“不专业”的事情,才让这个世界如此多姿多彩。其实,你读的每一本书、迈出的每一步,都不会让你失望。那些看似无用的“奔跑”,其实是在引导人们不断挑战自我,实现目标。
当然,激发更大潜力并不意味着“野蛮生长”。正如“无球跑动”需要教练、队长的指挥一样,爱好也需要一定的引导。尤其是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很容易误入歧途。虽然每个领域都有顶尖人才,但沉迷于玩电脑、游戏,甚至受到游戏中丛林法则、尔虞我诈的价值观影响,无异于买棺材还珠。有时候,听听“经验丰富的人”的建议,能更好地执行“无球跑动”战术。
——@闫平
更少的功利追求
我在读本科的时候,老师曾告诫我们:“少一点功利,多一点无私的坚持。”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对我影响很深。
我本科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但我也非常热爱主持,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主持人。课余,我经常去新闻学院旁听播音、新闻方面的课程,课后也不断练习,感受一下。很多人都不解,问我一个工科生为什么要学新闻?这对我将来有什么帮助?其实对我来说,没有那么多理由,只是爱好而已。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也得到了一些登上舞台主持的机会,每当看到电视上的自己,听到朋友们的夸奖,我都会暗自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正如泰戈尔所说,“功利的人生就像一把出鞘的刀,锋利却丑陋。如果人生是一道菜,那将是一道难以割舍的悲哀。”少一点功利的追求,给生活留点空间,看到对的东西就不要放弃。这样,人生会更精彩。
——@朱佳凯
通过专注塑造自我
我曾经看过一篇关于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他原本是一名中学教师,但从小生活在农村,对自然充满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昆虫的研究。这最终使他写出了不朽的作品《昆虫生活》,被称为“昆虫史诗”。因为兴趣,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专注。这就是法布尔故事的启示。
心理学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但现实中,“自我”往往被纷繁复杂的生活所遮蔽。只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野心,释放出深埋在生命深处的巨大能量。而且,“无用的利用才是最大的利用”,很多爱好乍一看也许不会产生什么价值,但它们往往在悄悄地塑造我们的精神,强化我们的灵魂。
所以,“不专注”也没关系,兴趣确实重要,唯一要警惕的,是缺乏毅力和意志力。如果做事只有“三分钟热情”,别说超越自己,就连把事情做成都成问题。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永远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在内心的召唤和指引下,大步向前”。
——@何冠军
《人民日报》(2017年6月27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