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不热衷仪式的孙继海,从未想象过自己将以怎样的方式告别足球场。新闻发布会?告别赛……?这一切,似乎都还十分遥远。
然而,近一年来,他的生活角色悄然发生改变。睡了二十多年懒觉的他,早上七八点就得起床,欧洲杯期间甚至起得更早。能开着面包车以每小时190英里的速度疾驰的孙继海,不再开快车,从顺义的家里赶到朝阳门银河SOHO的办公室,和朝九晚五涌进写字楼的上班族一样。90后员工们尊称他为“董事长”,尽管他随口鼓励他们叫他“海叔”,尽管他偶尔会主动带领一群孩子到附近公园的球场上打一场野球。
曾经视媒体为洪水猛兽的孙继海,如今可以和那些之前被他“打”过的记者开玩笑,而刚刚入行的年轻记者也被这个大佬礼遇。在贵州人和来京之前,当地媒体圈就称呼孙继海为“毅哥”,“毅哥又出山了”更是成为场上足球记者们的口头禅。
作为海博科技董事长、体育企业家,他开始接受财经媒体的采访,各大网站和自媒体也纷纷报道他。他曾和朋友开玩笑说,自己过去一年对记者讲话的次数比过去三十年还多。作为电视台的评论员,他因为直言不讳的言论,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他在自己的体育平台上曝光了自己和高洪波的过往,迅速成为网络红人。但在朋友和同事的劝说下,他不再发声,并反思自己的过激言行。
他每周三五次按时参加一个半小时的队内训练,如果参加周末联赛,他还是会对场上的年轻球员大声吼叫。不过,这样的场面已经越来越少了。一年前,孙继海最讨厌别人说他是“英雄暮年”。
虽然父亲孙良宗用人参、枸杞、虫草、阿胶熬制“孙氏汤”,每天吃一根海参,没能培养出“下一个邹振贤”,却能让年近四十的孙继海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前几年联赛冬歇期,年逾古稀的孙良宗都专程来到孙继海身边指导体能训练。父亲独立研发的体能训练法贯穿了孙继海的整个足球生涯。
90分钟的训练,似乎是他和“足球运动员”这个标签的唯一联系,他总想把这份联系无限延长。然而,当3000万融资到来时,他却转身告别,自嘲道:“宁可痛短,不可痛长。”
“用脚说话”刀枪不入,曾遭女粉丝大骂
30年来,孙继海始终坚持“用脚说话”。
米卢时代,中国队有范志毅、申思这样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的球员,也有让记者们讨厌的球员。孙继海、李铁、吴承英、李霄鹏关系密切,被队员们戏称为“四丑男”。其中,孙继海是最大的“眼中钉”。
“刚出道时说话脸红,现在嚣张跋扈,谁都不管。”一群足球记者这样评价孙继海。“你是哪里人?有问题就找队长。”赛后,不管记者有多大牌,孙继海还是会“嘟嘴”。十强赛期间,有一张著名的照片,前面是满脸笑容狂奔的孙继海,后面是拿着话筒追着他的电视台女记者。
“媒体夸我,我踢得不好;媒体骂我,我踢得好。人的夸奖能不能让主教练派我上场?足球是用脚说话的,我不是艺术家,不需要别人帮我宣传。”
孙继海的足球生涯太顺利了,15岁加入大连青年队,18岁征战澳超,19岁入选国家队,20岁成为国家队主力并征战世界杯,21岁登陆英甲并征战奥运九强,25岁征战世界杯,26岁征战英超,38岁进入英国足球名人堂。这大概也是他为何对媒体冷淡,资深记者也拿他没办法的原因吧。
孙继海并非天生对媒体有反感。1996年亚洲杯,中国队一胜三负,在八强赛中惨遭淘汰。年少无知的孙继海还未体会为国而战的荣耀,但回国后,铺天盖地的批评和骂声却让他震惊不已。球迷们在机场蜂拥而上,大骂他们“浪费国家的钱”。听到犯错的刘越被斥为“万世罪人”,孙继海郁闷不已。从此以后,孙继海热爱生活,远离记者,刀枪不入,刀枪不入。
1998年,他到成都踢联赛时,一位美女球迷递给孙继海一封信。信里没有赞美和钦佩,但鲜红的字迹却让人触目惊心——你永远比不上吴承英,我诅咒你出门被车撞。”当时,司职左后卫的孙继海是吴承英在国家队的强劲对手。
这封信并没有影响孙继海和吴承英之间的友谊,孙继海经常用它来讽刺吴承英的低素质粉丝。然而,孙继海渐渐对粉丝的疯狂追求变得冷漠,他非常反感和粉丝合影,尤其是女粉丝。孙继海曾因一名女粉丝拍下两人合影并到处传播两人的恋爱故事而被父母质疑是否有女朋友。
两位老人被“坑”的不止一次。孙继海给阿里汉起的“兵才”称号在足球圈广为流传。电台记者曾偷录他醉酒时的讲话,为儿子辩护。虽然孙继海没有责怪父亲,但多年后阿里汉在世界杯失利后离开中国,孙继海曾和别人开玩笑说:要是阿里汉带队出线,我就是兵才。可见当时压力有多大。
场上“角斗士”推搡范志毅、撞倒李霄鹏
“大佬”孙继海在球场上和在媒体面前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不管是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他总是嘻嘻哈哈,是球队的喜果。大连队里大牌云集,徐宏、郝海东、小王涛、李明、张恩华,个个都是独行侠,在队里颇具球星架子。
小王涛习惯凌晨1点命令室友严松给他买泡面,张恩华偶尔也会在喝醉酒的时候把气撒在室友张耀坤身上,只有没心没肺的孙继海经常跟队员们开玩笑,队员们从来不叫他哥,只叫他继海。
国家队集训期间,孙继海和从英国回来的严松住一间房。孙继海因为时差睡得正香,严松则在卫生间偷偷享受着自己的高档剃须刀。孙继海发现剃须刀没电了也没吭声,只是早上半梦半醒的时候突然嘟囔了一句——严松,你又用我的剃须刀了?这可真是把师弟吓出了一身冷汗。
在很多人眼里,孙继海的嚣张气度和郝海东如出一辙。在当时的大连队,初出茅庐的孙继海确实是郝海东的“跟班”。日常训练时,两人一起进出,开着郝海东的吉普车,孙继海往返于郝海东居住的富丽华酒店和开发区体育场之间。回家的路上,郝海东在副驾驶座上打盹,过减速带时孙继海会自动放慢车速。尊重老大哥,不代表听话。大家聊天时,没人敢和话多的郝海东争辩,但孙继海却经常“驳斥”他的“胡言乱语”。
1997年东亚四强赛,训练场上,范大将军用脚背将球顶给孙继海,20岁的孙继海迅速反击,用脚背将球回击,两人互相推搡,最后被劝离。
李霄鹏用“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来形容孙继海。1995年的联赛,山东右边锋和大连左后卫首次在赛场上碰撞,联赛踢了一年多的李霄鹏根本没把这个刚打了几轮甲A的年轻小伙子当回事,结果下一秒就被撞倒在地。
孙继海把自己比作球场上的“角斗士”,并称足球比赛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1999年奥运会半决赛,他与裁判发生冲突,被禁赛一年。孙继海刚出道时,脾气就以暴躁著称。九年后,他以同样的方式退出了国家队。
(米卢作为卡塔尔电视台特约评论员采访孙继海)
师徒情深,曾铲米卢
2001年春,西安,中国队10:1战胜马尔代夫的第二天。训练场上,米卢加入替补队员的小对抗。年近60岁的塞尔维亚人被孙继海贴身防守,直接肘击弟子。孙继海奋力反击,米卢接球飞身铲球。颤抖的教练怒吼“出局”,孙继海毫不示弱,“凭什么?你刚才那一招也吃到红牌,这不是你的中国队。”
中场休息时,孙继海在南勇的命令下向米卢道歉,老狐狸拍拍孙继海的肩膀,和蔼地说:“我在给你一个教训,如果你在比赛中吃到这样的牌,球队损失可就大了。”
那并非孙继海与米卢的第一次冲突,类似的一幕在黎巴嫩亚洲杯上就曾上演过。“大连人”米卢,对汉字发音有疑惑,偶尔会这样称呼孙继海,这让孙继海无法忍受。殊不知,米卢一开始也称呼谢晖为“亚琛人”。
此前,米卢对自己的不顺心让孙继海感到不解。翻译于慧贤曾向孙继海讲述过这样一个细节:张恩华的婚礼上,从北京飞往大连的航班上,米卢和很多队员都坐在一起。其他人都主动和米卢握手,但孙继海却坐得远远的。孙继海抱怨道,“我当时停赛,还没有入选国家队,根本不认识他。”
机场安检处,米卢在战术板上写写画画,身边围着助理教练和几名球员。孙继海讽刺道:“你们懂吗?在这种地方谈战术,你们疯了。”说完,他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直接离开了。在他眼里,那些人就是在拍教练的马屁。
孙继海不擅长,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根本就懒得掩饰自己的情绪。当桀骜不驯的孙继海遇到自负固执的神级教练时,只有两种结局:沉默中爆发,或者沉默中消亡。
世界杯前夕,韩国西归浦训练场阳光灿烂。热身完毕,满头大汗的孙继海脱下外套。米卢过来招手让他穿上,怕他着凉。孙继海乖乖听话。训练中,看到齐宏和吴承英脱外套,孙继海刚要动,就被米卢拦住。他到场边向南勇诉说教练的苦衷。南勇调侃,“继海,你就当他是你亲生爸爸吧。”当天训练中,孙继海强忍怒火,大汗淋漓。
(孙继海与米卢在绿岛打台球)
性格决定命运,他曾经是米卢最喜欢的队长。
如果徐云龙没有突然患病,2001年十强赛中谁会成为糜队主力右后卫?孙继海的回答是“真不知道。”其实,12年前,中国队的邵佳一、杨普等人就认为徐云龙比孙继海更有机会。
米卢总是用“防守弱,进攻强”来解释自己为何抛弃孙继海。十强赛后,他甚至宣称,如果徐云龙在队,孙继海一定会坐板凳。直到现在,孙继海还是不明白自己为何再次受到青睐。在李明婚礼上相见?他冷笑道。对于狡猾的米卢来说,那不过是装腔作势罢了。
答案在三个月前就揭晓了。8月29日,孙继海创办的秒海科技正式成立,米卢作为特邀嘉宾而来。在为米卢举办的晚宴上,孙继海提出了一个困惑他许久的问题。
米卢竖起三根手指说:“我当时考虑了三个队长人选,郝海东、范志毅、孙继海,最后为了全队的和平,我选择了马明宇。”孙继海一愣之后,幽默地回应道:“幸福来的太突然了,我有点受宠若惊。”
事实上,在米卢带队的五支世界杯球队中,他甚至将孙继海视为最佳右后卫人选。“他的能力早已无可厚非。我只是想让他明白,有时候他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在一个球队里,规则是教练定的,队员们都要遵守。孙继海必须学会尊重权威。”
(2001年十强赛,中国队2比0战胜乌兹别克斯坦队)
性格决定命运,孙继海的国脚生涯就像一出夸张的舞台剧,与主教练的较劲、矛盾与挣扎、激流暗流、高潮迭起。
2004年10月,中国队客场对阵科威特队的比赛前夕,阿里汉郑重告诉孙继海,第二天的比赛他将以替补身份出场,原因有三:第一,孙继海对球队的适应时间短,第二,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打全场比赛,最后,他的训练态度不认真。
孙继海随即反驳——回国前,曼城一周踢两场比赛,他两场都踢满90分钟;这次集训,他比其他国脚早8天从英国直飞北京到香河报到,足协领导早就跟他沟通,要求他积极备战,而他这次备战十分专注。
荷兰人没有发表评论,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在一场训练赛中,孙继海在替补阵容中出任前锋。在替补队2:0领先的情况下,对方门将发动进攻。孙继海连续两次带球过掉门将,但没有直接射门,而是耍了几招,随后将球推入空门。“只有在球队领先4、5个球的情况下,你才能这么放松,在正式比赛中,这是很危险的。”在阿里汉看来,一个小小的环节,足以看出孙继海的随意态度。10月14日,中国队0:1不敌科威特,孙继海替补出场15分钟。那场失利,直接导致中国队最终惨遭淘汰。
阿里·哈恩时代后期,孙继海从后卫改打中锋,甚至打进了自己作为国家队球员的首粒进球。亚洲杯期间,中国队战术会议期间,阿里·哈恩曾认真解释,孙继海只适合踢一个位置——郝海东的位置。之后,队友们戏称孙继海为“防守型前锋”。
“那时候,我和米卢就像两个孩子,我是小的,他是大的。”年近四十的孙继海,对那一记飞铲依然难掩自豪。“你不让我上场,我就不让你开心。”米卢哈哈大笑,“我的肘击太漂亮了。”
中国阳光照耀英国,“工人”进入名人堂
孙继海的留洋生涯原本是一部励志电影,却因为主角的低调而变得扑朔迷离。“中国太阳”在地球另一边,一万公里外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站在中国看去,我们只能看到耀眼的光环,却没人知道光环下面是什么。
两次出国前,孙继海都熬夜不眠。当他降落在英甲的水晶宫时,这是他第一次离家。热恋中的孙继海对女友,也就是后来的妻子王佳玉,舍不得分开。而当飞赴曼城时,4年的合同让孙继海感到了再也回不来的悲壮。
1998年冬天,21岁的孙继海和母亲在雨雾弥漫的伦敦开车,没有GPS,看不懂路标,只能靠建筑物特征辨别方向。这时,酒店大楼上悬挂的一排小国旗突然消失了,司机孙继海瞬间迷失了方向。
那一年,孙继海就像一个刚进城的农民工,茫然无措。家里除了体育场、公寓、附近的步行街、华人超市、经纪人办公室,就没出过什么事。虽然工资不低,但5元一分钟的电话费、每月1.5万元的房租、2000多元的水费,还是让孙继海咂嘴,“我妈把一个月的工资都用来冲马桶了。”
来到曼城,负责接待外援、能说六种语言的摩洛哥人莱亚斯无奈地摊开双手说:“孙继海,可惜我不会说中文。”不过,俱乐部很快就找到了一位名叫 Wing 的香港人,帮助孙继海安顿下来。
此后,永安“身兼数职”。孙继海误将路虎车的柴油加成了汽油,他打电话立即修好。永安是孙继海的英语老师,他开的餐馆成了孙继海的“食堂”。他的妻子带王佳玉去做产检。
在斯托克波特小镇布鲁姆霍尔,孙继海的别墅小区安静典雅。上了一年多英语课的孙继海轻松地和装修工人研究起了建筑方案。左边的邻居是曼联球迷,右边的则是曼城球迷,孙继海偶尔会送他们几张球票。
家里有一张台球桌,人称“小球中心主任”的孙继海打台球技术不错,经常去看丁俊晖、梁文博的比赛,两人也成为了好朋友。梁文博被孙继海称为“大波”,孙继海的几项花式球技都是拜“大波”所赐。性格开朗乐观、朋友广泛,是孙继海在英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朱广沪对七年前的曼城之行印象非常深刻。在曼城俱乐部,孙继海与教练、队友们聊天打趣;在城市球场,“中国孙”的呼声不绝于耳。甚至在曼联球场与弟子们一起看球时,也有球迷上来和孙继海聊天。毫无疑问,他是唯一一位在海外表现出色的球员。
不过,孙继海将自己在曼城的日子定义为“坚持”。坚持,是为了上场的机会。比赛结束后,球队休息了两天,孙继海在其中一天去健身房训练。和父亲的电话从未中断,孙良总远程指导儿子的体能训练。
十字韧带撕裂,同时伴有内侧韧带拉伤。孙继海的2005赛季没打几轮就结束了。队医的一句话,让孙继海心有余悸——要是10年前,他早就退役了。手术前一天,他拆开厚厚的石膏,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恐惧。那还是他的腿吗?受伤的左腿肌肉萎缩,比右腿更薄。
接下来的100天是无休止的折磨。上午两小时仪器治疗,冰敷、拉伸、抬腿、力量训练、骑自行车,下午又是上午的重复。亲朋好友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恢复情况。那段时间,孙继海患上了“擂台恐惧症”。他带着家人到好友胡鹏家烧烤、唱歌。留学生胡鹏是孙继海在曼城认识的好友。他们一起喝了几杯啤酒,唱了一首歌,抒发了心中的焦虑和忧郁。
坚持,为了尊严。孙继海早已习惯了英国裁判对外国人的“照顾”,以及客场球迷对中国人的侮辱。“全能战士”孙继海在英超踢过除门将之外的所有位置,赢得了阿内尔卡、赖特、菲利普斯、希曼等多位大牌球星的认可。
孙继海还留着西曼的一副手套。比赛中,孙继海眉骨出血,西曼上前安慰。赛后,西曼笑着在更衣室里把手套扔给了他,因为手套上沾满了他的血。孙继海叫西曼“老头子”,老头子最喜欢钓鱼,孙继海会翻看他的钓鱼杂志。
他依然直来直去,偶尔也会冲动。丹麦门将舒梅切尔大概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位来自中国的球员。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比赛前,舒梅切尔在一次对抗中丢球,大声咒骂防守队员。与他们同队的孙继海站出来为队友说话,两人险些打起来。午餐时,基冈调侃孙继海:你打了那个脾气暴躁的家伙吗?
8年的时间,异乡的沉闷孤独在坚持中慢慢过去,当李玮峰、李铁、谢晖等人回到中国时,“中国太阳”仍在英伦继续闪耀。
“球霸”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2010年8月1日,陕西浐灞客场对阵大连实德队。比赛开始后,刚从英国归来的孙继海享受到了家乡人民久违的欢呼声。90分钟后,他对点球结果和比分的愤怒态度引发了现场球迷的辱骂。
更衣室里,孙继海泪流满面,看台上,焦急愤怒的孙良总险些和周围的球迷打起来。回国后,孙继海最难适应的,就是看台上的呵斥。第一次回家,没有回家的喜悦,只有说不出的苦涩。从曼城、谢联再到中超,就像从蓝天白云到重重雾霾,孙继海难免情绪低落、失控。回国后的头两年,他努力熬过巨大的落差。
这个顶着光环的外来者,并不容易被球队老将们接受。孙继海加盟陕西时,球队正经历大换血,队内形成了两派,由孙继海、赵旭日等人组成的大连派,在科萨到来后,更是遭到了当地球迷的抵制。当孙继海在场上大喊鑫峰,科萨换下鑫峰时,看台上的呼声从“科萨下场”变成了“大连派滚回去”。
在很多人眼里,身兼队长和助理教练的孙继海与球队领袖无异,就像是球队老板戴永革的心腹。戴永革对孙继海评价颇高,在客场或者重要比赛前,经常给孙继海发短信询问球队情况,让他多给队员们鼓劲。
渐渐地,有传言称孙继海“与俱乐部大老板私交甚好”。他在职业生涯末期顶替李玮锋时,被贴上“球霸”的标签。这个“球霸”的势力之大,直接导致主教练高洪波下课。但孙继海却不以为然,“我跟老板没有私交,连喝杯咖啡、吃顿饭都没有,怎么能影响教练的去留呢?”
一个是以砍大牌闻名的教练,一个是成功的海归,高洪波和孙继海注定是水火不容的。老板对孙继海的信任,原本无可厚非。然而,当一个老板和一个打工者关系如此亲密,在一个人际关系复杂、远非完全职业化的体系的中国俱乐部,这样的“友情”会让同为打工者的教练和球员有怎样的感受?他们该如何相处?或许,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打破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平衡。
“球霸”孙继海在微博上驳斥球迷的批评和谩骂。这是一个四十多岁、始终相信“用脚说话”的男人做出的小小妥协。孙继海开始反思自己十多年前的禁赛,以及与洋教练的争执。盲目傲慢?缺乏相互尊重?那个冲撞裁判、铲倒米卢的小子从未消失,只是他的身影在时光流逝、世事变幻中变得模糊。他的世界曾经是黑白的,而如今人到中年的孙继海却试图在灰色地带行走。
《光辉岁月》致敬孙继海
“钱还没到我口袋里呢”——这是孙继海这几天的口头禅。从8月底的妙海发布会,到前几天的首轮3000万元融资,孙继海的创业之路,似乎复制了他足球生涯的顺风顺水。
私下里,他总是对未来感到焦虑,总觉得“互联网+体育”实在是太浪费钱了,他雄心勃勃,想把打造成体育科技公司中的独角兽。
他开始认真考虑策划一场告别赛,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他只打了前半场,因为人生的后半场才刚刚开始。
作者:李想,著名足球女记者,通过前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米卢在中国足球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撰写了专著《零距离》,风靡大江南北。曾供职于《足球报》、《体坛周报》、《体育画报》,2001年加盟《体坛周报》时,开出了150万元的“天价”转会费。2015年底加盟乐视体育,担任乐视体育深度报道《慢动作》专栏主创。
本文由乐视体育独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