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在很多人眼中,曼联已经不再是那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红魔,而是成为了球迷茶余饭后的谈资。
红魔的红,也是网红的红。
高层变动、比赛内容、人员选拔、教练自我满足、基础设施、八卦,这些场内场外的平凡小事,只要和曼联有关,就很容易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对于一支英超排名第八的中游球队来说,存在着一种资源错配的感觉。
在其他四大联赛中,与红魔排名相同的球队分别是:比利亚雷亚尔、佛罗伦萨、海登海姆和马赛。
这是什么水平?大概是争夺欧足联资格、希望参加欧洲联赛的水平,中游球队。
反观曼联,在因联赛排名无缘欧冠赛事后,却在足总杯中凭借加纳乔和梅努的进球,意外2比1战胜实力强大的曼城,时隔8年再次夺冠,并凭借此成绩获得下赛季欧联杯参赛资格。
你或许会说不好,但有时也会“很好”,尤其是在足总杯上,曼联把这种“反差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分之一决赛中,他们面对强敌利物浦发挥出色,并在最后时刻打进惊天进球;半决赛中,他们面对英冠中游球队考文垂,球迷们原本以为他们能顺利晋级,结果却在领先三球的情况下被对手追平,不得不通过点球大战取胜;最后一场德比大战中,他们与蓝月军团交锋,在多数人并不看好的局面下,却最终力克蓝月军团夺得冠军……
曼联就像“薛定谔的猫”徘徊在生与死之间,总是在强与弱之间徘徊。
赛季结束,曼联最需要总结的,是成绩跌破下限的原因。联赛的系统性崩盘,不可能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作为主帅,滕哈格当然难辞其咎,但他显然不能承担全部责任。
亡羊补牢永远不晚,走到命运十字路口的红魔,必须摆脱顽疾,才能凤凰涅槃重生。
01 滕哈格的“野心”
曼联在英超的成绩跌破下限,直接的责任人就是滕哈格。
本赛季,荷兰人陷入困境。回首去年夏天雄心勃勃的他,感觉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或许正是他不切实际的“野心”,让曼联的认知定位发生了偏差。
滕哈格在战术上非常有野心,甚至追求真理,他将克鲁伊夫创立、瓜迪奥拉完善的空间论战术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原则。他试图在梦剧场实现自己的理想,想把曼联打造成“控球稳定、比赛占优、进攻紧逼”的加强版阿贾克斯。在他心目中,一支顶级球队就应该是这样的。
事实上,作为家福青年卫的缔造者,滕哈格的战术思维、团队建设水平、战术执行力都比较强。但荷甲不同于英超,曼联发起改革的阻力不仅仅来自于赛场。在联赛杯夺冠、重返欧冠赛场的基础上,荷兰人在夏窗为自己的改革踩下了油门。
去年夏天,荷兰名帅的引援力度不小,前切尔西王子芒特、丹麦潜力中锋霍伊伦、欧冠亚军门将奥纳纳、世界杯黑马核心阿姆拉巴特等均登陆梦剧场。不管是新人还是老球员,这些人从纸面实力来看都不是普通人。
理想情况下,中卫和门将区域内的瓦拉内、利马和奥纳纳三人防守兼具传接能力,可以成为进攻的发起点。一攻一守的两名边后卫卢克·肖和万-比萨卡也让整体局面更加均衡。曼联甚至有临时换上三中卫的能力。
理想情况下,卡塞米罗伺机移动,横截前插,猛虎般怒吼,B费、芒特掌控中场策划进攻,拉什福德高速硬吃,安东尼带球突破,霍伊伦在中路伺机而动,边逼抢边收割!
02 残酷的现实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英超首轮,滕哈格就使用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4141阵型,除了中锋位置上霍伊伦因伤无法登场外,其他位置基本都是他心目中的样子。
但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面对仓促换帅的狼队,红魔的压迫进攻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狼队不遗余力的高压逼抢、中场纠缠、快速回撤,让曼联难以获得进攻空间,进入禁区更是难上加难。反而是狼队的反击,让曼联的防线紧张起来。
曼联想要掌控比赛但效果并不好,即便在瓦拉内进球之后,狼队也完全主导了进攻。当时看起来,没有中锋充当桥头堡,曼联的逼抢进攻就像是拿鞋挠痒痒,一些人开始怀念职业支点中锋沃格。
此时,滕哈格寄予厚望的霍伊伦正饱受伤病困扰,与丹麦人一起进入伤病名单的还有另外四名球员,事后看来,如此高的伤病比例已经为整个赛季定下了基调。
新战术缺乏磨合,新队员融入度不理想,奥纳纳5场比赛丢14球,这不仅是因为喀麦隆人状态不佳,也是因为滕哈格的逼抢进攻战术给了对手太多反击机会。更糟糕的是,战术咄咄逼人的同时,一波伤病潮也不期而至。
被寄予厚望的芒特,为曼联只踢了两场比赛就遭遇了伤病。更诡异的是,瓦拉内、卢克·肖、利马和万-比萨卡四名主力后卫相继受伤,终于防线伤兵满营。最后卡塞米罗不得不出任中卫。
滕哈格的麻烦还没有结束,他中后场饱受伤病困扰,进攻线也陷入困境,多名攻击手也闹出麻烦,包括“滕哈格禁止桑乔进食堂”事件、安东尼家暴事件、拉什福德撒谎事件……
好不容易熬过寒冬,红魔在2024年后在霍伊伦连续进球的带动下取得了长足进步,甚至一度有机会争夺前四。此时丹麦小子却因伤病中断了征程,滕哈格的球队又开始动荡起来。
本赛季大部分时间,滕哈格其实根本没有机会研究战术,调整阵型。毕竟他麾下的球员每个时期都不一样,需要不断透支现有球员才能保证比赛质量。结果年纪较大的球员体力承受不住,很多意志薄弱的球员选择放弃。
就连滕哈格本赛季面对新闻媒体时也经常“说疯话”,在我看来,或许是为了减轻球员的压力,用疯狂的言辞吸引媒体的注意力,让球队尽可能保持战斗力。
“他总是为大家挡子弹。”
达洛特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相信滕哈格为球队承担了全部责任,并在媒体面前为球员辩护,即使面对最严厉的批评。
我代表滕哈格说一句,任何主教练遇到这些客观因素都会很头疼,甚至很难应对。至少荷兰人没有让球队分崩离析,甚至打出一场经典之战逆转死敌利物浦,击败蓝月夺得足总杯冠军。放眼足总杯决赛,或许阵容完整的曼联真的不会只拿到联赛第八名。
03 新老板的乱局
曼联的问题根源,大多在场外。
本赛季曼联之所以风云变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换东家。赛季初红魔和中东财团谈得还不错,但最终还是拉特克利夫爵士入主。不过拉特克利夫爵士只拿到了25%的股份,和格雷泽家族相比,他只是小股东。好在有这位懂足球的英国大亨执掌足球生意,曼联或许会逐渐摆脱在转会市场上被占便宜的形象。
虽然格雷泽家族视曼联为一只“摇钱树”,但不管他们的初衷如何,曼联这些年在转会市场上花了不少钱,却很少花在正确的事情上。这说明曼联历届掌舵人和管理层的无能,他们这些年看似忙碌,其实大部分都是坐在那里无所事事。
自接手球队以来,拉特克利夫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打造管理团队上。从各路新闻报道来看,曼联未来的高管普遍充分证明了自己是商业精英。希望这些高管上任后,能够真正帮助拉特克利夫爵士管理球队,理顺俱乐部的运营机制,解除球队的后顾之忧,让教练员和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之中。
此外,曼联目前还存在老特拉福德球场老旧、球队医疗团队水平低、配套工业设施管理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毕竟这些都是凝聚俱乐部球迷的重要手段。
最重要的是,新管理层需要打破曼联的“网红身份”。
曼联以前有实力派影星,现在有流量大的年轻帅哥。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娱乐圈年轻帅哥横行可以用审美标准不同来解释,足球场上成绩,需要靠真功夫。
不过多年来曼联最看重的并不是比赛成绩,而仅仅将其作为盈利的手段,在没有成绩的时候就想着利用球队和球星流量来获取经济效益。
当初C罗回归,也正是为了流量最大化,曼联其他多名球员也同样被流量卷入,成为网红,他们场外的消息远比场上的表现精彩,甚至主帅与队员在战术设置、比赛态度上的分歧,也很容易被流量转化成一场场没完没了的“宫斗剧”……
曼联并不十分擅长平衡运营和比赛,甚至因为运营而长期忽视比赛。曼联目前以英力士为首的高层改组,其实是因为他们注意到了业绩影响了营收。而极其精明的股东们或许也已经看到,杀鸡取卵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0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说了这么多烦心的事,还是说点开心的事吧。
本赛季曼联一线队的年轻球员表现不俗。加纳乔成为常规首发,梅努展现出大将风采,迪亚洛也具备力挽狂澜的能力,还有上文提到的队内最佳射手霍耶伦。这些年轻人都是曼联足总杯夺冠的关键人物,无疑将成为红魔未来走出低谷的依靠。
曼联在球队建设和人才储备方面也收获颇丰。本赛季,曼联U18夺得三冠王,夺得U18联赛北区冠军、U18联赛冠军、青年联赛杯冠军;U14队也夺得了菲兰杯北区冠军(U14超级联赛)和菲兰杯冠军,青年女足队还夺得了青年足总杯冠军。曼联的青训学院今年可谓硕果累累。
“江东人才济济,能否东山再起还不得而知。”
现在,豪门豪门豪门俱乐部一掷千金推动复兴的戏码已经过时了,现在一支球队的复兴需要一点一点积累实力,老对手老友阿森纳就是曼联的一面镜子,时隔20年,枪手重返英超冠军,虽然近两个赛季未能夺冠,但与蓝月军团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他们依然是下赛季挑战曼城王座的首选。
我们都知道阿森纳这些年经历了什么,温格被迫节衣缩食,卖掉队长维持运营,球队吸引力的缺失让埃梅里的战术创新化为泡影,枪手只能一边买豪门不要的球员,一边从其他联赛挖来半成品,一边专心提升内线实力,重视青训。
这个修炼内功的过程,是复苏的曼联无法逃避的,好在曼联似乎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希望高层到位之后,曼联能够进入稳步提升的主旋律。
自古以来,想要复兴一个王朝都是非常困难的,不仅需要天道强者,更需要一点一点的积累。
本赛季,博比·查尔顿爵士去世,但他的精神无法被扑灭。与慕尼黑空难相比,曼联现在的困难根本不算什么。